问:“静时亦觉意思好,才遇事便不同,如何?”先曰:“是徒知静养,而不用克己功夫也。如此,临事便要倾倒。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,方能‘静亦定,动亦定’。”
近日,拜读王阳明与弟子陆澄对话,反省自身,感触良多,曾缠绕于心的千种思虑万般茫然,顷刻散开,如涓涓泉滴绿之我心,千倾澄碧,润之脾肺,洗之空灵,系结时下光景,思绪怅然如丝。
有一天,陆澄问:“安静时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,一旦碰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,这是什么缘故?”先生说:“这是因为你只知在静中涵养,却没有下克己功夫。如此碰到事情,脚跟势必站不稳。人应该在事情上磨练自己,才能立足沉稳,才能达到静亦定,动亦定的境界。”
曾几何时,王阳明先生的弟子陆澄提出的问题,在我脑中亦错杂盘旋,挥之不去。在此处此时遇到了另一个自己,欣喜之余,茫然徒增,倍感究其缘由之切。
正如陆澄所问的那样,很多时候,以为安静时自己的想法多么好,以为安静时的自己内心那份安宁是真实的存在,然常常在准备把想法变为现实或具体执行的时候,自己却又似芦苇飘摇,惊鸟飞扑,使原本自以为佳的想法偏离了本来的方向,甚至一不留神永远失却了付诸行动的机会,如此以往,纵有多少奇思妙想,于我而行皆无声息,可叹,可气矣!于是,悲从中来,常不知取舍求助于四面八方铺面而来的各味“心灵鸡汤”、“深度好文”,在它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中,享受着它的柔软和温暖,恰似一种安慰剂,让人怡情、亦可移情,找到了原谅自己的理由,以为自己做到了宁静存心,殊不知自己的宁心,仅仅只是静气而已,与心无关。所以,每每坠入“静时亦觉意思好,才遇事便不同”的怪圈,反反复复不得出。看时下盛行宁静修身,或栖身幽林,或茶饮书伴,或每日有所念,不知皆可得否?默默不得语。
“人须在事上磨”,一语中的,破解迷雾,大有启迪和裨益于我们的人生。是啊,人必须在事上磨练,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。若只爱静,遇事就会慌乱,气不足根不稳,始终不会有进步,那静时的功夫,表面看是收敛,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。一味地求静,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思考,却得不到切实力行,知便不真切。《诗经》云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无论是静还是动,在任何事情面前,要思惟省察,切磋历练,勇于尝试,到头来,收获的多愁善感也罢,坚韧磨砺也罢,都是我们人生中磨练自己、追寻本心过程中的修行和财富。
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、下狱待死的恐惧、流放南蛮的绝望、瘟疫肆虐的危险,荒山野岭的孤寂、无人问津的落寞,直至悟道的狂喜、得到的平静后,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,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。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,他率文吏弱卒,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;以几封书信,一场火攻,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;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。可见,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,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、修炼、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。“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,才能创造天堂的力量;只有流过血的手指,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。”
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,终生不得行者,必定终生不得知。于今日你我而言,在事上磨练,就切勿再一味做悬空思索,沉浸于话语汤泉里,“谋定而后动,知止而有得”,不仅仅停留在思考和谋划上,要把他们付诸行动,落地开花,结出五彩的果实,点缀人生的璀璨;事后还要善于总结,勤于梳理,完善自身,剔懒除惧,再身体力行投入到新的实践中去,不断将所思所想变成现实。如此,无论是生知安行、还是学知利行,还是困知勉行,我们都将体验到生命的无限深广和欣慰。
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,事事磨练,久久为功,迎着旭日东升,细享春夏秋冬,携舞风花雪月,寻伴山光星空,今生便不虚此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