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公子玏玏最近起幼儿急疹,身体不适,每次见到我都委屈的哭闹,口里冒着“妈妈、妈妈”的音,让为娘的心里好生心疼,赶紧接过来抱抱。抱着老二,看他在我怀里安然入睡的样子,红扑扑的小脸蛋、长长的睫毛,微翘的嘴唇,就会回想起老大这么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,就会联想起好多回忆,很模糊但是很温暖。
一转眼,老大已经四岁半,已经不是当初整天围在我身边的那个咿呀咿呀的小孩,有了弟弟以后,感觉他成长不少、懂事很多,虽然一开始对突然降临的小家伙充满了陌生和敌意,但是看见妈妈累,就赶紧拿靠背放在我身后,弟弟哭闹,赶紧把玩具拿到面前,模仿者大人的口气哄他,虽然有时为了“争宠”经常打弟弟,但也以有一个弟弟为荣,整天嚷着让我把弟弟抱给他幼儿园同学看看,对于一个四岁多刚懂事的孩子来说,或许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,手足之情对他来说,就是爱恨交织的矛盾体。
看着两个孩子一起玩耍,我就在想:“五年以后,他们会是什么样子?十年、二十年以后,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?”网络上有篇文章写道:“我们能拥有孩子几年?”你在我肚子里10个月,在我怀里三年,却在我心里一辈子。从婴儿、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最终成家生子,孩子慢慢长大,就像龙应台《目送》写的那样: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”以前没有孩子,对这句话体会没有如此的深刻。现在想想,我现在正在经历的所有的疲惫、所有的烦恼,在未来的多年以后,都将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。
最近在一档演讲节目《我是演说家》中听到一位演讲者的观点“你养我长大,我陪你变老”,让我深受感动。她说道:“我不再是害怕父母离开我,我怕我会离开他们。”是的,小时候的我们,依赖父母,他们走哪儿我们都哭着闹着要跟上,生怕被丢下;渐渐的,我们长大了,远离父母,逐渐的成为纪伯伦笔下写的那样:“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。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,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。因为他们的灵魂,是住在‘明日’的宅中,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。”
孩子是自由的,那时的我们就像弦上发出的箭矢,自由而迅速的射在那遥远的无穷之边;后来,成人的我们,思念父母,这时才明白自己就是那放飞的高空中的风筝,他们任凭我们自由翱翔,但累了伤了总会揽我们入怀。
已经参加工作八年了,每次要离家出门的时候,不管是去多远的地方,她依然会送我到门口,帮我整理下衣服,叮嘱我早些回家,眼神中满是关爱与不舍。记得小时候我跟母亲吵过架,叛逆的我总会将她记恨在心,不理睬她,保持冷战。但当我放学回到家时,饭桌上已经摆满了香气四溢的饭菜,当我学习到深夜时,桌上总会出现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,我的心立刻就被融化了。以前的母亲,出门前总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,让我感到特有面子。现在,尽管母亲变的沧桑了,我觉得她依然风采依旧,更甚者比以往任何时候还要美。
在外求学、工作的这段时间,母亲几乎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,而每次问的无非也都是“吃了吗?”、“睡得好吗?”、“工作忙吗?”等等这些简单的问题,是习惯亦是本能,从不会让人觉得烦躁,因为我知道听到我的声音和语调,母亲便会了解到我是否安好。其实,我何尝不知道,这简单几个字的背后是牵挂。
如果说“你养我长大,我陪你变老”,这是一种责任,那么“我已长大,你不必翘首远望”便是一种承诺与慰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