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鞋匠看上去大概一米七的个头,年纪六十岁左右,戴着老花镜,脸色红润,满头银发,浑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索,咋一看不像个修鞋的,倒似个教书先生。
他身后墙上挂着一张约两平方见长的白纸,密密麻麻写满了字,正是“知足最好”内容:“你好我好,世界更好,总而言之,知足最好;很多事情,看开就好,人人都好,天天才好;人老人少,健康就好,家穷家富,和气就好;孩子从小,就要教好,博士也好,卖菜也好;名不名牌,能穿就好,三轮四轮,能驾就好;钱多钱少,够花就好,人丑人美,顺眼就好;长大以后,心安就好,房屋大小,能住就好…”。仔细品味,直白朴实中涵含着许多人生哲理,我瞬间被他的“知足心态”折服了。
看到我如此认真看他的“大作”,感觉是遇到“知音”,他麻利地忙完了手上的活,顺手递给我一个马扎,邀请我坐下。我从兜里掏出一根烟给他点上,吞烟吐雾中,他的话茬便打开了。
他自我介绍说姓刘,老家在乡下,小时候家里穷,初中毕业后学了修鞋手艺,十几年前从乡下来到此地摆摊。他文化不高,可脑子灵活,因为手艺好,价格公道,人又和气幽默,来找他修鞋的人很多。
话题聊到他写的“知足最好”,老刘说百人百形象,千人千想法。这么多年来到他鞋摊前修鞋的人有男的,有女的,有老的,有少的;有满面春风喜气洋洋的,有垂头丧气厌倦人生的,有愤世嫉俗慷慨激昂的;有失意的,有得意的,各色人等如匆匆过客。因为他人缘好,性格开朗,又爱和人攀谈,有些人烦心事、高兴事、郁闷事都喜欢和他聊聊,善于思索的他才慢慢琢摸出了“知足最好”的顺口溜,挂出来让大家都看看,虽不是什么象样的作品,但也是自己这些年来对人生世事的一些想法,对与错自有各位看客评论。
谈到对修鞋这个行当的理解,他说修鞋就是修人生,修生活,修心性。他认为任何事情只要怀着平常、平静、平和的心情和知已、知足、知恩的心态去做,就一定能做好。他不觉得修鞋就低人一等,自己每天骑着三轮车,昂着头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出摊,当看着一双双鞋子在自己手中由“废品”变成“正品”,看着顾客穿着舒服高兴的神情,感到很有尊言,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,他认为每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价值不在岗位大小,而在于你到底做了什么。
他说现在国家政策对老百姓这么好,修鞋虽然是小本生意,但赚的钱养家糊口没问题,还略有结余呢。他不图什么大富大贵,也不羡慕别人多么富有,只求平平安安,高兴快乐做好修鞋生意,如果登不了大雅之堂的“知足最好”对别人有点启示帮助,那便太知足了。
听着老刘娓娓而谈,我陷入深思,眼前的他似乎高大了许多,也逐渐明白了他创作“知足最好”的深意。
古语有云:知足者常乐。老刘长年累月在从旧如新的锤子叮当敲打声中,在知足快乐的平凡生活中,悟透了做人处事的真谛:自信从容,知足乐世,大度宽容,助人为乐,爱岗敬业。他把“知足最好”呈现给大众,不惧怕别人评头论足,只为让人们看了知足快乐,他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。
(宁阳县局民警 纪复秋)